上京赶考的怎么都是穷书生?

2025-05-07 02:39:3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举人不等于老爷,举人是参加全省范围的科举考试(乡试)及格后所取得的资格,中了举人也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作学官、当知县的机会,秀才是一种身份,举人有当官的资格,但不一定能当官。即使是巨人,家里没钱没权没路子的话跟平头百姓没什么区别,顶多你是认字的。

电视剧都是编的,虽然有些故事确实真的,不过古代真实情况是一般普通人家都没钱读书的,能读得起书的肯定不穷,要不就是一些祖辈是书香世家,后来家道中落,父传子的教学方式,即使是举人,没有谋到营生自然没钱。

一般读过书的人,即使不走仕途,1、也可靠写字作画卖诗卖唱本写小说(不过要有艺术细胞和真才实学),或者在村学里教书,不过此类还是赚不了多少钱,而且是入末流的。2、另外就是走商途,因为你读过书,跟各个地方官都有共同话题,跟一些官员搞好关系,商路也平坦。3、还有一些走吏途,就是现在的公务员,跟着主官做幕僚,不过这些官吏只有跟着自己的主官,主官荣你荣,主官损你损,即使凭吏迹被上方看重升任一些地方主官,这些官会被那些科举正取的官所鄙视,低人一等。
基本上走2和3的读书人工作是算计,算计很废脑子的,就没有精力与时间去看书了,因此很少会有人去上京考科举(再说日子过得也很好),走1的人就是那些穷书生,所以一般举人上京赶考都是风风光光来的,电视上那些很落魄的故事都是编剧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