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国民政府创建了国民革命遗族学校,收容和培养北伐战争中阵亡者的子女和亲属。校长为宋美龄。
1946年,遗族学校重新开放。学校校舍美观,绿草如茵,学习环境十分优美。宋美龄曾对外说这所学校办得成功是她一生最满意的事。宋美龄采纳西式教学方法,根据“手脑并用,自力更生”的办学方针,办起了遗族学校实验农场、实验牧场,实验园艺场,让各科系的学生边学习边劳动。优质的牧牛和牛奶是遗族学校的一大特色。宋美龄从美国和加拿大引进30多头黑白花纯种奶牛,生产出号称当时中国过最好的牛奶。学校规定学生每天上午第二节课之后,必须饮一磅牛奶。
1946年秋,宋美龄协助遗族学校接收了联合国救济总署无偿援助的45头奶牛,1948年又从美国引进一套“巴氏灭菌法”鲜奶加工小设备。由于时代的因缘际会,加上宋美龄个人的偏好,北伐阵亡革命将士的子女竟被培养成最优秀的牛奶专家,真是始料未及。新中国成立后,实验牧场及所属6家牧牛场被接管,合并组成国有的“南京奶牛场”。当年的遗族学校,地址就在南京中山门外卫岗55号。宋庆龄、宋美龄两姐妹在南京卫岗地区创办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实验牧场的这一创举使孩子们始终感受到孙中山先生“博爱民生”的思想,这种思想,也在80年历史中一直深刻影响着卫岗企业文化的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南京市军管会重新组建了南京乳牛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生!也是卫岗企业获得新生的一年!1950年,华东军区乳牛厂成立,并紧接着迎来了乔迁至新场区的双喜临门!此时的卫岗集团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1952年,华东军区乳牛场移交南京市政府,改称南京第二乳牛场。次年元旦,两场合并仍称南京乳牛场。
1956年,对私改造,38家私营牧场合营,成立公司合营南京牧场。场部设于南京卫岗。
1958年,地方国营南京农场与公私合营南京牧场合并,定名为地方国营南京农场。此时南京卫岗农场已具有一定的规模,逐渐加快了前进的步伐!
1971年,经报南京市革委会批准,南京卫岗乳牛场正式更名为“南京市卫岗牛奶厂”,卫岗牛奶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1972年,钟山乳牛场成立。
1975年,经市革委会批准,南京市牛奶公司成立。
1977年,市牛奶公司与卫岗牛奶厂合并,实行对内一套班子,对外两块牌子,并将钟山乳牛场划归市牛奶公司管理。
198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卫岗奶牛厂激流而上,由原卫岗牛奶厂所属乳品加工车间等为前身,正式成立了南京卫岗乳制品厂。这标志着卫岗企业迈向了新的发展征途!
1984年,南京市牛奶公司重新组建,下属5个国营乳牛场、3个集体乳牛场、28个工业企业。
1992年,经市政府批准,南京奶业(集团)公司正式组建,与市牛奶公司并列。下属卫岗乳制品厂、红旗乳品厂、南京市牛奶供销公司、仙林农牧场、卫岗牛奶厂、西岗联营牧场、市乳科所、比尔乐生化制品有限公司等单位。
1997年,卫岗奶业集团再次组建,下设4家专业性分公司、5个直属公司、9个子公司和3个中外合资企业!卫岗奶业集团以雄厚的实力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1999年,江阴卫岗乳品有限公司成立,泰州卫岗乳品有限公司成立。
2000年,芜湖、上海、徐州卫岗乳品有限公司陆续成立。
2002年,经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南京奶业(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组建,公司进入上市辅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