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属于什么地貌?

2025-05-07 04:09:0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中国亦称之为岩溶地貌。
喀斯特地貌在中国分布最广,其集中分布于桂、黔、滇等省区,川、渝、湘、晋、甘、藏等省区部分地区亦有分布。

回答2:

喀斯特地貌
指石灰岩地区的地表常见的石芽、石林、峰林、溶沟、漏斗、天坑、落水洞、溶蚀洼地、坡立谷、盲谷以及地下发育的溶洞、地下河等各种洞穴系统以及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瀑布等地貌形态.对于石灰岩地区上述独特的地貌,国内外学术界均以南斯拉夫典型的石灰岩地貌区喀斯特地貌高原的地名来命名,即“喀斯特地貌”.过去中国亦曾用过“岩溶地貌”一词.在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积约达130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如广西的桂林山水、云南的路南石林等,广东则有英德英西峰林,怀集桥头镇燕子岩、肇庆七星岩等.
形成喀斯特地貌的首要条件是要有易溶性岩石,如石灰岩(主要成份是(CaCO3)、白云岩(MgCO3)等等.其次,水流对喀斯特的形成与发育着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