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免疫异常:患者血清中存在抗口腔粘膜抗体、抗动脉壁抗体等自身抗体,血清中免疫复合物阳性率达60%,并与病情活动有关,患者免疫球蛋白增高,淋巴细胞比例失调,血管周围、脑脊液、血管壁等病损处可见到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补体等与免疫反应有关的物质,说明本病与免疫失调有密切关系。
2、湿毒内蕴:由于感受湿热毒气,或恣食膏粱、炙膊、不洁之物,致使湿浊内蕴,日久化热,或热病、毒痢、斑疹等温热病后,余毒未尽,与湿浊相合,湿热邪毒壅蒸不得透泄,循经络上蚀口眼,下注外阴而致溃疡。
3、遗传因素:本病有地区性发病倾向,如多见于地中海沿岸国家。对表明人类遗传特征的物质HLA的研究发现,白塞病患者中HLA-B5阳性检出率可达60%以上,HLA-B51的阳性检出率也很高。因此,有人提出,这两种HLA类型所代表的遗传特征可能是部分白塞病发病的内因或内环境。因为并非所有白塞病患者均有HLA-B5或HLA-B51阳性,Behcet可能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关。
4、脾肾阳虚 脾土本虚:或长期服用苦寒药,以致中阳受损,健运失司,水湿内聚,禀赋素虚,或劳役伤肾,致肾阳虚损,气化失利,水流横溢,水湿为聚,积久蕴为湿毒,阴湿内盛,流注经络、体窍,发为痈疡,本病作矣。
5、微量元素:患者病变组织多种微量元素含量增高,如有机氯、有机磷和铜离子。也有人发现某些微量元素锌、硒缺乏,可能与本病有关。
6、感染:有报道说,本病与急、慢性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如链球菌、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自体免疫异常有关。比如:据国内有关报道,本病患者中,有三分之一过去患过结核病或者正在患结核病,部分病人经过治疗结核后,不仅结核治愈,而且白塞病症状也有好转。也有人发现单纯疱疹病毒和溶血链球菌与本病有关。说明细菌病毒感染与本病有关。
白塞病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白塞病的病因具体不是很明确和感染,微量元素,免疫异常,遗传因素等有关治疗的话急性发作时,应严格卧床休息,食用富有营养及易消化的食物,忌生冷食物及饮酒,口腔溃疡要找专门医师进行诊治。
白塞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着相似的病因,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种原因引起,遗传因素里面它是一个多基因遗传的疾病,主要跟HLA-B51基因密切相关;环境因素则往往跟接触某些化学试剂、放射线,或过度劳累,情绪波动,以及微生物感染等相关;患者主要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疼痛,溃疡面较深、底部多为白色或黄色,可以同时在多个部位出现多个溃疡(俗称“口疮”),包括舌、口唇、上颚、咽部等。多数溃疡可自行好转,但常反复发作,严重者疼痛剧烈,非常影响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