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原子得一个电子填入3p轨道后,3p轨道已充满,B为Cl元素;B-离子为Cl-离子,A+比B-少一个电子层,A+为Na+离子;C原子的p轨道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C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ns2np3,是第ⅤA族元素,其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最大,所以为N元素;D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为第ⅥA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中含D的质量分数为 40%,可推知D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其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所以质子数为16,D为S元素,A+是Na+离子,R是由Na+离子与D2-离子以2:1形成的离子化合物,D2-离子是S2-离子,R是硫化钠.
(1)A2密堆积型式晶胞含有2个原子,所以Na元素形成的晶体内晶胞类型应属于体心立方.
故答案为:体心立方
(2)B-离子为Cl-离子,电子排布式为ls22s22p63s23p6,CB3分子为NCl3分子,N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与Cl原子成3个δ键,杂化轨道数为1+3=4,所以为sp3杂化.
故答案为:ls22s22p63s23p6;sp3
(3)C的氢化物为NH3,N原子采取sp3杂化,N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所以NH3为三角锥形,N原子电负性很强,氨分子间形成氢键,所以氨气比同族其它元素形成的氢化物沸点高.
故答案为:三角锥形;氨分子间形成氢键,所以氨气比同族其它元素形成的氢化物沸点高
(4)B为Cl元素,D为S元素,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强,所以电负性Cl>S.利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原理,
一般来说电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如在H2S+Cl2=2HCl+S↓反应中,Cl2的氧化性大于O2的氧化性.
故答案为:>;H2S+Cl2=2HCl+S↓
(5)A+是Na+离子,D2-离子是S2-离子,根据均摊法计算,晶胞含有S2-离子个数8×+6×=4,含有A+是Na+离子8个,即一个晶胞含有4个硫化钠分子,所以密度为=g?cm?3.
故答案为: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