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可父婴传播吗?众所周知,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重要的传播途径之一。最近国内外有关专家研究指出:乙肝病毒可父婴传播。 以往认识,新生儿乙肝多为母婴传播所致,这种传染又叫垂直传播,是指孕妇患有乙肝或携带病毒,乙肝病毒通过胎盘、羊水及阴道等分泌物传给胎儿及新生儿。专家们研究发现,患有乙肝的男性,其精子中可检出乙肝病毒DNA,该病毒存在于精子头部细胞浆中,精子进入卵细胞,尽管其母亲无肝炎,但这种受精卵在形成胚胎过程中,乙肝病毒也在不断增殖,使这种子代成为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这种乙肝病毒的传播方式称为父婴传播。
乙肝病毒,无论是母婴传播还是父婴传播,其最终的结果是可导致胎儿及新生儿罹患乙肝或成为病毒携带者。胎儿感染乙肝病毒后,除可成为乙肝患者或带病毒者外,还可影响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可引起低体重儿、先天性疾病或畸形、流产、死胎等。又因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健全,受染后往往出现对乙肝病毒的免疫耐受,不仅可自身患病或长期带病毒,而且还可传染给他人。
预防父婴传播最有效的办法只有一个,这就是要求新婚夫妇在婚前要进行乙肝检查,无论男女任何一方患有乙肝,都应进行积极的治疗,待病情治愈无传染或病情稳定后方可结婚育子。如果病情稳定需要结婚时,可先用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注射和待到机体出现抗-HBe阳性时,才能结婚育子,但其所生新生儿除按规定注射乙肝疫苗外,还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及1个月各注射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一次1毫升,以期保护新生儿。
妈妈得乙肝孩子需免疫
国内外大量的医学研究已经证实:孕妇将乙肝病毒传给子代,主要通过以下3条途径:1、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即宫内传播。2、分娩过程中感染新生儿,这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3、产后传播,由于母婴密切接触,使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
资料表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其子代有40%~50%会感染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双阳性的孕妇,其子代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可高达70%~90%。此外,新生儿的感染率还与孕妇患病的时间有关。孕早期患病,子代感染几率较小。中早期患病,子代感染率为25%;而孕晚期至产后2个月内发生急性乙肝,子代的感染率可高达70%。并且这种母婴传播一旦发生,极易形成乙肝病毒终身携带,其中一部分人将成为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患者。而且目前对这部分人尚无突破性的治疗方法。
对乙肝孕妇所生子女进行计划免疫是非常必要和行之有效的。根据国家卫生部1991年10月颁发的《全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案》,新生儿乙肝免疫接种方法如下:1、不做孕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筛查的地区,所有新生儿,使用10微克3针免疫接种(即生后24小时内注射第1针,生后1个月和6个月注射第2针及第3针)。2、做孕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筛查地区(妊娠6~9月筛查)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第一针可使用30微克,第二、三针用10微克。初步统计,阻断率达90%以上。天津传染病医院妇产科的科研人员,在临床实践中提出了系统的阻断方法与步骤,并且建立了妇产科病房,专门收治HBsAg阳性的孕产妇,以保证干预过程的措施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