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问题!!!复习急用啊啊啊!谢谢各路大神啦

2025-05-07 04:52:4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1、 没有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显然这是联言命题:P且q。 根据负命题和摩根定律得到: ┐(p且q)=┐p或┐q=┐p∨┐q
因此两者是等值的。所以两者必同真或同假。

2、属于逆命题推理。推理不正确。
所有s都是p,p的外延(范围)大于等于s;当且仅当s=p时,推理成立。
这错误就跟“所有的台湾人都要是中国人,所以,所有中国人都是台湾人”一样。

3、不能推出,道理跟2一样。

4、22人都参加了世界杯。
根据逻辑基本规律,特称肯定命题和特称否定命题互为下反对关系,两者可以同真,不能同假。因此第一和第二种说法可以同真,不能同假。
又题干说“只有一种说法是对的”。所以第一和第二种说法中必有一真一假。所以剩下第三种说法也是假的,也就是“X足球队中的替补守门员参加过世界杯”。
既然替补守门员参加过世界杯,所以“有些人参加过世界杯”就是真的,第二种说法就是错的。“有些人没参加过世界杯”的矛盾命题是“所有人都参加过世界杯”。矛盾一方为假,另一方必真。所以:“所有人都参加过世界杯”。

5、(1)不能。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否定前件可以否定后件;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肯定后件可以肯定前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题目明显是:肯定前件。
(2)可以。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规则:肯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题目明显是:否定后件。

6、逆否命题推理。推理有效。p → q 等值于 ┐q → ┐p 。

7、不相容选言推理。推理有效。
要么p,要么q
非(p)
___________
所以,q

8、没有遵守规律。“甲某就是案犯”和“ 甲某一定不是案犯”两者明显就是矛盾关系。矛盾双方必有一真一假。这段议论对两者都作出假的推断,违反了矛盾规律。

9、符合。先去天津,再去北京,三个判断同时成立。如果A项改成“要么北京,要么天津”就不能三者同时成立。

五、1(4)A不是罪犯。
(3)或者A是罪犯,或者B不是罪犯。现在A不是罪犯,也就是否定前分支,根据不相容选言推理,就得肯定后分支,那么“B不是罪犯”。
(1)只有B是罪犯,C才是罪犯。即C→B。那么┐B → ┐C。现在B不是罪犯,那么C也不是罪犯。
(2)如果C不是罪犯,那么D是罪犯。所以D是罪犯。
综上:只有D是罪犯。

2 (5)没有失物。
(4)如果是在校园丢失的,则会有失物招领。若p则q 等值于┐q → ┐p 。因此没有失物,所以不在校园丢失的。
同理,由(2)(3)得到:不是在宿舍丢失的。
综上:文曲星只能在大街上丢失的。

回答2:

如果没有教育,你来这里干什么呢? (这是指学校)。国家建立学校是学习的,所以你接受高等教育,等你被教导要报效祖国。如果没有教育,你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您的生活方式是从何而来?

甚至首要的政治课代表,这个问题是过于简单了!
阿尔法
Alpha

回答3:

丢失在大街上
出宿舍后看过,说明不在宿舍
校园中无失物招领,说明不在校园
所以,只能丢在大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