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杀子婴的政治意义是什么?

2025-05-07 05:13:5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项羽杀子婴其实是非常愚蠢的,项羽坑杀秦20万大军在前,杀子婴在后,不可能灭秦人意志,只会引起秦人的反抗,而且反抗会越来越强烈。

一般对于君主,如果是拒不投降的,拿下后要杀立威,震慑其余反抗势力,
但如果投降了,就不能杀了,要安抚以招降旧部,如果杀了,只会引起旧部和平民的反抗,这种反抗可能会强烈,并且持续很长时间,甚至上几十年上百年。如果实在想杀的话,最好让这个亡国之君暴毙,而不是光明正大地去杀掉他!

回答2:

一、意义及原因:
秦朝就在子婴投降的那一刻宣告灭亡,子婴是当了46 天秦王,也是大秦最后一位君王。樊哙提议杀了子婴,可是刘邦并没有同意,而是把子婴交给随行的吏员看管。一个多月后,项羽亦率领大军到达关中。刘邦的部将曹无伤向项羽称刘邦将以子婴为相而自立为关中王,结果项羽设下了鸿门宴。项羽入咸阳城后,立刻杀死子婴,并进行了大屠杀及纵火。
项羽是楚国人,他的祖父以及叔父的死都和秦军有关,楚国又是被秦国灭国的,所以项羽对秦朝是极为愤恨的。当他踏进秦国的时候,见到了秦国皇室中的人,于是就杀了他以报国仇家恨。
二、人物简介:
子婴(?-前206),即秦三世,嬴姓,名子婴或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九月,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去秦帝号,立子婴为秦王。五天后,子婴诛杀赵高。十月,刘邦率兵入关,在位仅四十六天的子婴投降刘邦,秦朝灭亡。
一个多月后,项羽率军进入咸阳,屠城纵火,杀害子婴。

回答3:

政治意义可以说是负数。。但是我还是对此举表示同情。。
对项羽来说,秦是灭他祖国,杀他祖父项燕和叔父项梁的仇人,
他又是快意恩仇的英雄,为什么不能用最惨烈的手段报国仇家恨?
像刘邦那样,老父将要被烹,还能厚颜无耻的说“分一杯羹”,被敌兵追赶能忍心抛弃亲生儿女。
像刘秀那样,兄长无辜遇害,还能饮酒作乐迷惑旁人,能为了政治利益不顾结发妻子而另娶他人。
这样的人有帝王之术,能取得政治成功,但两千年来项羽的形象依然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