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康生活的总体描述
1.中等收入群体将扩大。20年后全国约有2.5亿多从业人员达到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者个人的年收入水平大体应在5万至8万元。
2.7类人会率先达到较富裕的收入水平。科研人员、科学家和科技企业家;金融、IT业、房地产等热门行业或效益好的企业管理人员;律师、作家等自由职业者及工程师、会计师、建筑师和高级技工;党政机关和学术团体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外企和外企服务机构中的中高级管理人员;私营企业家和收入较高的个体工商户;演艺人员、体育明星等7类人将会率先达到较富裕的收入水平。
3.GDP总量增长速度即使从低线预测也会不错。以2000年为基期,今后20年分为前10年和后10年两个发展阶段,并按高、低两个速度测算,GDP的绝对额2010年高线预测值为18.38万亿元(略高于翻一番),低线预测值为17.64万亿元(略低于翻一番),GDP的绝对额2020年高线为36.16万亿元(略高于翻一番),低线预测值为33.11万亿元(略低于翻一番)。
4.人口已处于低增长但基数很大。2005-2020年为生育旺盛的新高峰期。据社科院人口研究所专家的预测,2010年将达到13.8亿人,2020年达14.8亿人,2050年控制在16亿人左右,50年后即可实现零增长。
5.人均GDP不乐观,人均PPP挺不错。根据GDP和人口的测算,2010年的人均GDP为12800-13320元,2020年为22370-24430元。世界银行的发展报告中计算的中国按购买力平价(PPP)偏高,比按汇率计算的GDP高出3.7倍,如参照中等收入国家高出1.9倍(现按高1倍)的比例计算,2010和2020年分别为3200美元和5900美元,也超过了目前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6.城市化水平有望达到60%。据人口专家预测,到2010年,城镇人口比例将提高到48%,年递增速度为2.7%,2020年为60%,年递增速度为2.4%,接近目前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7.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还会大幅增加。到2010年三产从业人员比重达到35%,2020年为50%,可超过目前中等收入国家41%的平均水平。
8.大学生普及率达到20%。2010年大学生普及率将达到12%,2020年达到20%,按上述比例测算,两个时期的在校大学生应为1209万和2072万人。
9.城镇人均收入22000元。今后两个发展时期均以6.0%的速度递增,2010年为12300元,2020年为22000元。
10.农民人均纯收入近7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02年为2476元,到2010年达到3830元,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有可能达到6860元。
11.户均一套房,人均一间房。建设部提出了小康社会的住房标准:到2020年实现“户均一套房,人均一间房,功能配套,设备齐全”。按此标准换算成建筑面积则为人均23-30平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2020年可达37平米。
12.恩格尔系数要降到30%。恩格尔系数50%-60%为温饱型,40%-50%为小康型,20%-40%为宽裕型。2001年我国城乡平均为43%,已属小康型。今后20年内要求降到30%左右,农村要降到38%,城镇要降到25%。
13.基尼系数要降到0.4。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的中国基尼系数,目前已扩大至0.458。今后如能在福利政策和税收政策方面加以调节,基尼系数是有可能逐步降低的。2010年大致维持现有水平不再扩大,保持在0.45左右,2020年略有下降达0.40左右。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6点有利因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分析了6点有利因素,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他提出的6点条件是:
1.我国经济有广阔的增长空间。我国工业化的历史任务还未完成,现代化建设已经大规模展开,刚从温饱进入小康,不论投资还是消费,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正处于经济迅速扩张的时期。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城乡建设的开展,产业结构的提升,都会造就新的经济增长点。
2.有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过去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和交通瓶颈得到根本缓解,各种建设材料和机器设备供应丰富且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许多过去想做而做不到的建设事业现在能够做到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丰富的资源更充分有效地用于经济发展,这和过去物资匮乏的困难已完全不同。
3.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使社会生产力获得进一步的解放,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体制保证。现代化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将会在改革和发展中逐步得到解决。
4.具备支持经济发展的群众基础和人力资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劳动力便宜是竞争优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国民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大批科技人员和各级各类管理人员成长起来,在改革和发展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5.从外部环境看,虽然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增加,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争取有利于国内建设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有比较大的回旋余地。世界范围迅猛发展的经济结构调整,为我国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6.有党的坚强领导。
你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加中国的实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