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11日电 5月31日成都军区失事的米-171直升机失事11天才找到,一些国外媒体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军队装备不够先进。就此,总装备部综合计划部战勤保障局局长马改河大校今天下午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之所以搜救失事直升机的时间这么长,主要是有两个原因。
马改河介绍,这次失事米-171直升机是1993年从俄罗斯引进,具备了自主导航能力,也具备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任务的能力。直升机失事主要是在瞬间遭遇突然气流变化,以及当地地理环境恶劣造成的。失事以后,党中央、中央军委高度重视,我们分别采取了空中与地面结合、一般技术与高技术结合、军队和地方结合的搜救方法。在技术方面,这次使用红外遥感、卫星、合成孔径雷达、电子定位等先进技术进行搜救。
马改河介绍,之所以搜救时间这么长,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汶川地区地形地貌非常复杂,山高林密,崇山峻岭,交通非常困难,很多地方人迹罕至,人员徒步难以到达,直升机更难以搜索到位。第二、汶川地震以后大量建筑物倒塌,特别是一些金属建筑物,比如高压线铁塔倒塌以后目标特征和直升机失事目标极为相似,在使用技术手段发现目标特征以后,分析、判断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即使发现目标后,派人到实地判断,每个目标都要使用2-3天才能到达。
详情看这里:http://news.163.com/08/0611/23/4E6MP2QO0001124J.html
中新网6月10日电 综合央视、新华网报道,失事直升机残骸6月10日被找到。搜救指挥部派出一支由民兵、法医、防疫人员组成的分队,徒步进入失事地域,他们将采取分段运送的方式,把遇难者遗体运出,往返一趟至少需要两天时间。
成都军区抗震救灾部队失事的米171运输直升机残骸,经全力搜寻于10日在执行任务航线附近深山峡谷密林中找到,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这架直升机5月31日下午执行运送地震中受伤群众的任务,因高山峡谷局部气候瞬时变化,突遇低云大雾和强气流撞山失事。
据搜救指挥部介绍,直升机残骸只要散布在一个约70度的陡坡上,散落区域宽约50米。由于直升机失事地点位于高山峡谷地带,峡陡山高林密,气候复杂,救援直升机无法降落。搜救指挥部再次派出一支由民兵、法医、防疫人员组成的分队,徒步进入失事地域,他们将采取分段运送的方式,把遇难者遗体运出,往返一趟至少需要两天时间。参与分段运送人数将达600人。
同感啊~!一定要给人民一个交代